根據《山東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現對我院2016年度事業單位年檢信息內容報告如下:
一、法人登記信息情況
1.單位名稱: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山東省泵類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山東省農業機械與工程機械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2.宗旨和業務范圍:承擔農業機械與相關產品技術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工作,承擔農業機械、工程機械、泵類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面向社會提供技術、信息咨詢服務。
3.住所:山東省濟南市桑園路19號
4.法定代表人:范本榮
5.經費來源:財政補貼
6.開辦資金:3665.84萬元
7.舉辦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8.資質許可: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資質認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構認定、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資質認定
二、依法年度檢驗檢查信息
1、《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執行情況:
2016年,我單位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按時完成了2015年度事業單位法人報告,并對變更事項及時進行了變更登記,嚴格按照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開展活動。
2.開展業務活動情況:
(1)開展業務活動情況
2016年,我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認真貫徹《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按照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開展活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承擔科研項目層次不斷提高,關鍵技術有所突破,立項可支配經費創歷史新高。全年縱向科研項目獲立34項(其中主持18項、參與16項),立項可支配經費3000余萬元。其中主要是: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化肥農藥減施”、“智能農機裝備”、“農業面源污染”和“糧豐工程”專項等共13項課題申報,獲批8項子課題;獲批農業部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項目1項;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獲批省重點研發計劃6項;獲批省自然基金博士基金項目1項;獲批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崗位專家和試驗站3項;獲批省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計劃項目7項;獲批省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1項;獲批省屬科研單位專項經費項目1項。從總體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爭取渠道暢通,部門(單位)重視,參與中心多、涉及種類廣、立項數量多、經費數額大;二是農機農藝融合越加密切,與玉米所、蔬菜所等12個研究單位合作,獲批項目10項,覆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重點研發計劃、省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課題等;三是實現了農業部重大項目、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零的突破,特別是“黃淮海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與裝備科研基地”的申報成功,彌補了我院長期存在的條件手段建設缺項。
行業服務有序開展,服務質量和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年完成了泵、飼料粉碎機械、機動脫粒機產品生產許可證檢驗,水泵節能節水認證檢驗,企業和省市監督局對泵、農機產品的委托檢驗,旋耕機、植保機械、離心泵省監督抽查,拖拉機3C認證等1014種規格型號產品的檢驗任務,共出具檢驗報告1014份,為263家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檢測及技術服務;《棉花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甘薯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等3項地方標準獲批立項,完成了《花生聯合收獲機》等2項行業標準報批,指導完成4家企業標準的制定,申報了省質監局“山東省制造業團體標準建設試點項目”,整理、歸檔了新出版的國家和行業標準119項;按時出版《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雜志12期,加入了知網期刊采編審稿平臺,全年收稿500多篇,同比增加20%左右,刊文質量也有明顯提高。按時出版行業刊物《農機參考》12期,做好我省農機行業主要產品產銷數據月度統計工作,為行業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受省政府、省經信委委托,對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情況開展調研評估,對30余家企業進行了調研,完成了《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情況評估報告》編制,匯入了《山東省工業轉型升級中期評估報告》;開展省內專題調研,完成了《山東省玉米籽粒收獲技術與裝備專題調研報告》;主辦了2016年山東省農機行業工作年會、山東農業機械學會七屆四次常務理事會議、全省泵行業年會及標準宣貫會等行業會議,協辦了2016年中國蔬菜產業大會暨蔬菜生產機械現場演示會、全國種養廢物循環利用技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堆肥工程與技術研討會、智能農機裝備與配套農藝新技術論壇等會議,進一步提升了我院的行業影響力。
科技推廣服務逐步加強,基地建設、媒體宣傳等工作有較大突破。在壽光新建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示范基地2個,固廢無害化處理成果轉化基地1個,畜牧養殖液體糞污無害化處理成果轉化基地1個;玉米收獲機、精密播種機、智能化裝置、青貯收獲機等新成果新產品分別參加了兗州、高密、臨沭、河南鞏義、內蒙古通遼等省內外演示、觀摩會,參加“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等國內展會3次;“撿拾青飼料收獲機”在中央十套《我愛發明》節目播出,小麥收獲、青貯收獲2期農機科普節目在山東廣播電臺12396直播。
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取得一定成效。組織扶貧點濟陽縣曲堤鎮王元氣村第一書記、村領導班子成員和農業種植大戶參加了全國蔬菜產業大會論壇與機具作業現場演示會;組織蔬菜所、資環所專家赴扶貧點解決了蔬菜病蟲害和食用菌轉型需求問題;組織扶貧點第一書記和農戶赴東營與濱州進行了食用菌培育專項考察學習;協助扶貧點申報了省科技廳支持“農科驛站”項目。
(2)取得的主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今年,在研科研項目取得了突出成績,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成果已實現轉化:“農業機械智能化裝備集成與產業化示范”項目,重點突破了播種機精密播種、變量施肥、故障監控等10余項智能化技術,研制的玉米精密播種機、深松機、收獲機、植保機智能監控系統均已實現產品化生產,其中玉米精密播種機、深松機智能監控系統已實現批量化生產;“玉米穗莖兼收與秸稈打捆一體機研制”項目,突破了秸稈喂入系統與喂入量變化相適應、秸稈揉搓破節切斷以及玉米穗莖兼收與秸稈打捆收獲的適應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難題,取得較大創新,填補了國內空白,進入小批量生產;“葡萄園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主要突破了動力傳動系統匹配、系統集成控制、多機具模塊化配置和協同作業等關鍵技術,取得較大創新,填補了國內空白;“大蒜機械化種植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大蒜鱗芽朝向控制關鍵技術取得較大突破,樣機土槽試驗大蒜鱗芽直立向上率達到80%左右,基本能滿足大蒜機械化播種作業要求,與企業簽訂了懸掛10行大蒜播種機研制的技術開發合同,對該技術成果進行轉化應用;結合“玉米青貯收獲關鍵技術研究”、“青貯飼料商品化生產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研制”、“智能青飼料收集打捆纏膜一體機的研發”、“青貯玉米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等項目,在裹包青貯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和裝備研究方面不斷深入和延伸,研發出多種青貯收獲割臺、收獲打捆一體機、草捆裝卸機具、青貯包專用運輸車輛等新產品;生物有機肥成套生產線項目,突破了作物秸稈大量連續化粉碎作業、設施農業秸稈塑料垃圾清理以及粉碎的秸稈物料定量給料等方面的難題,取得較大創新,填補了國內生物技術處理蔬菜秸稈的空白。
科技產業積極應對改革政策不確定以及市場下滑的不利形勢和困難,努力維持穩定運營,以科技創新促轉型發展。青貯收獲業務有較大突破,創新裹包青貯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為客戶提供成套機械設備,帶動了系列產品中青貯割臺、裝卸機具、草捆運輸車的銷售,取得了較好的利潤效益。完成了7.5萬噸生物有機肥成套裝備項目交鑰匙工程,已交付使用,運行良好,樹立了該行業的標桿工程,又成功簽約10萬噸蔬菜秸稈有機肥項目。新研制生產了蛾卵收集機、鱗卵二次分離機、繁蜂箱、蜂蛹分離機、蜂蛹收集機等新產品,已投放使用,運轉良好。
(3)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整改措施
2016年,我院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但也存在著許多矛盾與問題,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制約整體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
①結構調整仍需付出不懈的努力。我院學科專業、人員結構仍不盡合理,優勢不夠突出,特色不明顯。要注重引進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學科專業領軍人才、有較高影響力的專家及科技骨干力量,進一步優化科技隊伍人才及年齡結構。
②綜合科技實力不強。我院缺少原創性重大科技創新,應用基礎及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開展研究少,項目完成質量需進一步提高,要更加強調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和示范推廣,提升支撐行業科技發展的能力。
③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條件仍較薄弱。近年來我院科研條件建設投入不足,無法滿足目前創新發展的需求,研發手段、平臺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缺少先進的科研、試制、試驗手段。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平臺及科研試驗手段的資金投入,支撐重點實驗室及科研條件建設。
④管理體系與體制機制仍需不斷完善。全院管理體制機制、組織結構等亟待梳理、調整和規范,要進一步建立適應院事業發展要求的分配、考核體系,進一步完善用人機制。
⑤觀念的轉變和思路的調整跟不上改革的要求和行業形勢的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院戰略管理、結構調整及業務拓展的效果,影響了我院科技事業發展和經濟建設步伐。要進一步轉變思路,緊跟國家、行業和農民需求,將更多的科技成果用于生產實際,為農機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3.績效和受獎懲情況:無
4.接受捐贈資助及使用情況:無
5.涉及訴訟情況:無
6.社會舉報投訴情況:無
7、登記管理信息公開情況:嚴格按照《山東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公開辦法》的相關規定,將上年度報告通過山東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網進行公開,并及時將變更事項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8.其他需要公開的情況:無
三、相關資質認可或執業許可證明文件名稱及有效期:
機械工業農業機械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濟南)計量認證證書,有效期至2017年8月10日;
機械工業農業機械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濟南)資質證書,有效期至2017年6月28日;
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至2022年12月28日;
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授權證書,有效期至2019年12月28日;
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實驗室認可證書,有效期至2017年7月21日。
四、資產損益情況:
2016年度,我單位上年度結余77.52萬元,本年度收入10610.07萬元,其中,財政收入7398.94萬元;本年度支出7770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6101.18萬元。我單位本年度凈資產為9937.67萬元,與去年相比,增加了2902.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