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蔬菜和果樹種植大省,設施大棚種植面積逐年加大,特別是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以日光溫室為主導的設施果菜發展更是迅猛,在增加農民收入,增加果菜產品花色品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施肥、除草、旋耕等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作業環節,直接影響到果菜種植的品質及產量。但由于缺乏自動化設備,我省設施果菜園區開溝施肥、除草、旋耕等作業過程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撒肥不均勻,人工費占據前期費用很大比例,種植成本高。同時,由于設施大棚“封閉”和低矮的作業環境,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難度。針對以上現狀,山東農科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智能農機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經過長期調研、試驗,研制出一款適用于溫室大棚和果園開溝撒肥、旋耕、除草等作業的自走式多功能無人駕駛作業機,經過前期試制試驗,于近期在青州進行了場地試驗。
通過實地試驗,該機器具有通過性好、抓地力強、轉向靈活的優點,整機機身低矮,適宜在溫室大棚和果園中作業。預留多種器具接口,可以滿足開溝、施肥、除草、旋耕等多項任務,實現一機多用。經過測量,開溝深度可達20-30cm,施肥流量可調,均勻性良好。遙控駕駛可實現最長260米的遠程操作距離,信號穩定,操控簡便,可以有效減輕勞動強度。
該機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用戶需求,具有很好的成果轉化潛力,附近種植戶在觀看了現場開溝施肥和遠程無人駕駛演示后紛紛表示,將在設備優化改進量產后立即進行訂購,用于果菜園區開溝施肥、除草、旋耕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