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濱州市無棣縣景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機采棉示范基地里大風呼嘯、細雨綿綿,卻又機器轟鳴。山東省農科院農機產業技術服務隊隊長康建明博士帶著隊員王小瑜、彭強吉一行3人,正在試驗現場開展棉花秸稈收獲技術服務。
棉稈收獲是棉花種植的重要環節,人工收獲費時費力、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收獲效率低,濱州作為山東的主要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棉稈收獲難題多,僅上述合作社就有3000畝的棉花秸稈亟待收獲,機械化收獲無疑是解決棉稈收獲難題的最佳途徑。為了實現棉稈機收,推進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進程,依托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山東省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項目“黃河三角洲棉花全程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創新”,聯合濱州農機所對智能棉花秸稈聯合收獲打捆機進行技術攻關,成功研制了樣機,并廣泛進行田間試驗。
農機產業技術服務隊此行目的,就是對該項目階段性成果進行評議和田間試驗論證,通過對比作業效果,針對收割長度不夠、留茬過高、輸送喂入不暢等問題,提出了加長割刀、增加攪龍拔齒等優化改進的建議。
隨后,農機產業技術服務隊與濱州農機所領導和科研人員還對合作社關心的棉花播前整地和播種技術及機械等問題進行了技術指導,給出了意見和建議。三方就合作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座談,對前期開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和交流,對下一步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方式等進行了討論,為推進項目實施進一步夯實基礎。合作社負責人對科技服務隊的指導、建議表示感謝,表示將全力配合省農機院和濱州農機所的科研任務,做好試驗基地保障。